悉尼歌剧院 (Sydney Opera House)于1973年正式落成,2007年6月2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该剧院设计者为丹麦设计师约恩·乌松。悉尼歌剧院坐落在悉尼港的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其特有的帆造型,加上悉尼港湾大桥,与周围景物相映成趣。
音乐厅是悉尼歌剧院最大的厅堂,共可容纳2679名观众,通常用于举办交响乐、室内乐、歌剧、舞蹈、合唱、流行乐、爵士乐等多种表演。此音乐厅最特别之处,就是位于音乐厅正前方,由澳大利亚艺术家Ronald Sharp所设计建造的大管风琴(Grand Organ),号称是全世界最大的机械木连杆风琴(Mechanical tracker action organ),由10,500个风管组成,此外,整个音乐厅建材使用均为澳大利亚木材,忠实呈现澳大利亚自有的风格。
建造悉尼歌剧院的计划始于1935年代,悉尼音乐学院的院长Eugene Goossens说建造一个能够表演大型戏剧作品的场所。当时进行戏剧表演的场所悉尼市政厅对于戏剧表演来说太小了。在1954年,Goossens成功取得了新南威尔士州总理Joseph Cahill的支持,Joseph Cahill要求要求设计一个专门用于歌剧的剧院。也是Goossens坚持将歌剧院建在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上。尽管Cahill曾想将其建得离位于CBD西北方的温耶德火车站(Wynyard railway station, Sydney)更近一点。
Cahill于1955年9月13日发起了歌剧院的设计竞赛,共收到了来自32个国家的233件参赛作品。参赛作品的规定是必须有一个能容下3000人的大厅和一个能容下1200人的小厅,两个厅都要被设计成有不同的用途,包括歌剧,交响乐和合唱音乐会,大规模的会议,讲座,芭蕾舞演出和其他演讲。
悉尼歌剧院距悉尼市机场较近,在著名的海德公园内,乘坐机场大巴2路至悉尼歌剧院南交通中心下或乘坐6路到海德公园,步行约10分钟可到达后广场,后广场所有公共交通车可到达前广场,也可乘坐较贵的短驳车前往悉尼歌剧院北交通中心,步行3分钟可到达1号入口或2号出口。
注意:售票处在后广场,除1号入口及2号出口外,其余出入口均分布在后广场。南交通中心出入口(3、4号)需走悉尼歌剧院地道前往,地道长度约3公里,地道连接3号,4号需出地道步行约1分钟到达。
这座综合性的艺术中心,在现代建筑史上被认为是巨型雕塑式的典型作品,也是澳大利亚的象征性标志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据设计者晚年时说,他当年的创意其实是来源于橙子。正是那些剥去了一半皮的橙子启发了他。而这一创意来源也由此刻成小型的模型放在悉尼歌剧院前,供游人们观赏这一平凡事物引起的伟大构想。
歌剧厅较音乐厅为小,拥有1547个座位,主要用于歌剧、芭蕾舞表演;内部陈设新颖、华丽、考究,为了避免在演出时墙壁反光,墙壁一律用暗光的夹板镶成:地板和天花板用本地出产的黄杨木和桦木制成;弹簧椅蒙上红色光滑的皮套。采用这样的装置,演出时可以有圆润的音响效果。舞台面积440平方米,有转台和升降台。舞台配有两幅法国织造的华丽幕布。一幅图案用红、黄、粉红3色构成,犹如道道霞光普照大地,叫“日幕”;另一幅用深蓝色、绿色、棕色组成,好像一弯新月隐挂云端,称“月幕”。舞台灯光有200回路,由计算机控制。
悉尼从此结束了没有自己歌剧院的历史。这所剧院主要供2个澳大利亚的巡回剧团演出之用,澳大利亚广播公司也常在这里举办各种音乐会。自1976年起,由波宁基接任指挥。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经常用它来举办各种音乐会,它是悉尼市一个重要的文化艺术中心。
悉尼歌剧院另一项传奇是他的第一场演出。当然,正式的首演贵客盈门,开幕式(1973年10月)更邀请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亲临现场,但也有人认为悉尼歌剧院的第一场演出是1960年由PAUL ROBESON为工作者献唱的那次。这位黑人歌手当时爬上了还在兴建中的鹰架引吭高歌。巧的是,他的生日与丹麦建筑师Jorn Utzon竟然是同一天。
一切都太巧了。但关于悉尼歌剧院的种种幕后故事还不只这些。由于兴建过程中的风风雨雨实在太肥皂了,有克服不了的技术难关、有拂袖而去的建筑师,还有差点让政府破产的超高工程费以及一只在首演彩排时跑来插花的临时演员——负子鼠(Posum),后来有人将这些写成了一出歌剧,名字是:世界第八奇景(Eighth Wonder)。
悉尼歌剧院不仅是悉尼艺术文化的殿堂,更是悉尼的灵魂,是公认的20世纪世界十大奇迹之一,是悉尼最容易被认出的建筑,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络绎不绝前往参观拍照,清晨、黄昏或星空,不论徒步缓行或出海遨游,悉尼歌剧院随时为游客展现不同多样的迷人风采。
悉尼歌剧院设备完善,使用效果优良,是一座成功的音乐、戏剧演出建筑。那些濒临水面的巨大的白色壳片群,象是海上的船帆,又如一簇簇盛开的花朵,在蓝天、碧海、绿树的衬映下,婀娜多姿,轻盈皎洁。这座建筑已被视为世界的经典建筑载入史册。
2003年4月,悉尼歌剧院设计大师约恩·伍重先生获2003普利策建筑学奖。普力策奖是对约恩·伍重和他的杰作的最终承认。
2008年11月29日,约恩·伍重在丹麦去世,享年90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位悉尼歌剧院的设计大师,在他生前直至去世都没能够亲眼看过他自己的杰作。